当前位置:祁东房产网 > 房产新闻 > 湖南楼市 > 正文
“撤县改市”重新开放 邵东县20年改市梦
祁东房产网 www.qidongfc.com 更新:2013-12-01  来源:潇湘晨报

  在国家“县改市”政策冻结16年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有序改市”,这是多年来中央对“解冻”该政策的首次明确表述。

  在此之前,提前收到信号的县份跃跃欲试。今年10月30日,湖南省已在十多个提出“撤县设市”要求的省内县份中,选择两个县份正式上报国务院。

  “市”的名分,犹如一个充满诱惑力的魔力光环,吸引着渴望发展的县份趋之若鹜。以邵东县为样本,可以清晰看到一个县二十年来对“市”的希冀与追逐。

  2013年,对邵东县委县政府来说是“特殊”一年,一件“本县头等大事”需要他们完成:申报撤县设市。

  10月30日下午,邵东县的申报获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随后上报至国务院。如果能成功,“邵东县”就要改叫“邵东市”,但最终能否获批,是个无法预测的未知数。

  16年前,邵东被关在门外

  “改市”对邵东来说,是一个长久的梦想。

  有据可查的邵东县第一份撤县设市申报材料,早在1993年便已写就。而正式获得省、市两级的申报批准,还是今年的事情——在此之前,国家“县改市”政策已经冻结16年之久。尽管全国有一百多个县摩拳擦掌,却和邵东一样苦于“无门可入”。

  我国原本并没有所谓“地级市”、“县级市”说法,都属“省辖市”。直到1983年国家地级行政区划改革后,文件中才开始出现这两个称谓。

  也正是从这时起,为“打破城乡分离,形成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局面”,“设市热潮”在全国席卷。

  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撤县设市”一度声势浩大。全国绝大多数县级市,正是在这段时期设立。

  以湖南为例,现今的16个县级市,除个别是“区改市”或“县市合并”而来外,其余“县改市”都是在1982年到1996年间设立;其中涟源、汨罗在1987年先后获批,相隔不到三个月。

  这轮“县改市运动”没能持续太久。

  民政部区划地名研究所原副所长浦善新回忆,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全国“县改市”热潮中已有不少地方出现“占用耕地”、“假性城市化(指标不达标)”等严峻问题,国家在1997年下半年决定“冻结”该政策。自此,“县改市”的闸门关闭,全国一大批积极筹备者被拒之门外,一等就是16年。

  当年正在积极准备的邵东县,就是恰好被“关在门外”的县份之一,只能望“市”兴叹。

  今年国内两个县改市已获批

  时隔多年,如今政策形势再度发生变化,重新点燃了邵东县的改市希望。

  这线“曙光”出现在2013年1月24日。

  这一天,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一次性批复同意了两个“县改市”申请:吉林扶余和云南弥勒。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界纷纷揣测:这是否意味着“冻结”16年的“县改市”政策即将“开闸”?当时的答案是不确定的。

  但人们总能捕捉到一些值得关注的“信号”——

  去年底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

  去年9月,当时还是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上讲话,指出要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这些“信号”让邵东县跃跃欲试:“从我们掌握的信息来看,国家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可能’要审批一些符合条件、有必要的县改成县级市。”邵东县县长沈志定表示。而邵东能做的,就是在“可能”到来的“开闸”前抢占先机。

  事实证明,邵东的积极筹谋具有先见之明。

  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正式提出“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这意味着,冻结16年的国家“县改市”政策即将开闸。

  被省里圈定上报至国务院

  邵东县的“抢占先机”行动敏捷而迅速:

  刚获知扶余和弥勒成功“改市”,负责此事的邵东县民政局立即与省民政厅取得联系,并奔赴北京“打听情况”。“民政部说国务院暂时没有是否即将解冻的确切消息,但说我们可以‘先报上来’。”邵东县民政局一名干部说。

  这在邵东县看来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从前政策彻底“冻结”时,“县改市”申报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均寸步难行,“允许逐级申请上报到国家层面,本身就是一个政策可能会放开的信号”。

  邵东县的申报打算得到了省、市两级的鼎力支持。到今年4月份,邵东县的申报工作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5月下旬,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官员专程给邵东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接着是开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议,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撤县设市工作领导小组,先期拨付30万元工作经费;6月5日全县撤县设市工作动员大会召开;6月8日县政府分别向人大提交议案,向县政协致协商函,人大、政协随后分别开会赞同;还有进行论证、做风险评估、组织所辖29个乡镇各自开会讨论;上报市级,市四大班子分别开会;乃至耗资数十万元请电视台制作专题片,环环落实。

  “这是个繁琐的工程。”民政局干部感叹,一整套程序花去两个多月时间,资金投入亦不少。直到7月16日,两大本各四五厘米厚的申报材料正式送往省级。

  包括邵东县,省内这次闻风而动提出“撤县设市”要求的县份多达十多个,但省级层面早已“好中选优”地圈定两个县份,邵东县名列其中。10月30日下午,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将两县作为全省仅有的两个“撤县设市”申报县份上报国务院,意味着申报工作的“最后一环”即将启动。据悉,目前省级已将申请正式上报至国务院。

  [邵东的优势]

  对于邵东的优势,县长沈志定分析称,该县是全省排名第五的人口大县,是全省GDP排名前十的经济大县,县城建成区面积也在全省屈指可数。更重要的是,邵东县目前的产业结构已足以成为一个“市”:农业只占全县三产比重的16%,工业的“五大支柱”中,一次性打火机已占国内70%市场份额,皮具箱包、小五金均占国内40%,中药材专业市场在国内同类市场中名列第二。

  商业更是邵东县的根本。“邵东从前以商业起家,现在以商业立县,将来还要靠商业兴县,要建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沈志定说。

  省市两级城市布局规划,也更增添了邵东县“改市”的底气。

  去年底,省内确定七个“双五十城市(2030年达到50万人口50平方公里)”,邵东县是其中之一。区位条件和辐射力则是该县“王牌”:“从邵阳市层面来说,武冈在西,东部城市群迫切需要邵东作为‘城市龙头’来拉动发展;从省级层面来说,邵东县处于连接衡阳市和娄底市、‘承中启西’的位置,改市后可辐射周边地区带动整个湘中地区发展。”

  下一步,邵东打算也去寻找发动些“名人资源”,为改市呼吁。

  [两次“夭折”]

  “撤县设市”,邵东县历史上曾遭遇过两次申报“夭折”。

  第一次“申报”是在1993年。

  邵东县人大原主任左玉祥回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邵东县的小商品市场就已在全国“很有名气”,活跃的民营经济被称作“邵东现象”,温州等地纷纷来此学习取经。按道理,若当时要申请“撤县建市”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当时没有引起重视,没人知道县改市有什么好处,只由民政部门写了个材料上去。”左玉祥有点惋惜。当年,同属邵阳市的武冈县也在申报改市,并且“明显比邵东积极很多”。而第一次申报未果,主要是因为按照市里的要求给武冈县申报让步。

  邵东县第二次争取是在1997年。这一年,武冈市市委原书记调任邵阳市市委常委兼邵东县县委书记。

  “他一来就说,邵东条件这么好怎么还没改市呢?”左玉祥讲述,“他提出个问题,说县和市有着质的不同,要扩大知名度发展经济就要改市。直到那时我们才意识到县改市的好处。”左玉祥当时负责“撤县设市”事宜,与第一次申报不同,此次邵东县筹备积极,踌躇满志。

  不料,正是当年下半年,国家政策“闸门”骤然关闭,邵东县梦想再次破碎。

  关注

  撤县改市,能获得哪些好处?

  邵东与全国众县汲汲以求“撤县设市”,但“县”和“县级市”的行政级别并无高低之分,既然如此,“市”的名分何来如此大的吸引力?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指出,国内多数省份会对部分“县级市”主要领导实行“高配”,这种暗藏的行政级别差异,是地方上热衷于撤县设市的一个隐秘动力。

  例如,一般而言,县委书记是正处级,而湖南16个县级市中,至少有7个市的市委书记曾为地级市市委常委兼任,为副厅级,如浏阳、资兴等;也有县级市委书记虽然不是地级市市委常委,但却是副厅级干部,如涟源。

  “在行政级别上

相关文章

祁东房产网|网站域名:www.qidongfc.com|祁东县房产新闻门户网

祁东楼盘二手房信息平台,按Ctrl+D快速收藏本站,请记住网址并发给祁东老乡分享哦!

祁东房产网 - 关注祁东房地产发展与城市建设